近年來寧波市投用城鎮集中式生活污水處理廠共計25家,總處理能力191.1萬噸/日,在做好污水處理擴總量的基礎上,還制定了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計劃,同時還重視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高了水資源的再生利用率。
隨著城市社會經濟發展規模越來越大,排放的污水越來越多,水質越來越復雜,水體有限的自然凈化能力已經不堪重負?!拔逅仓?,治污先行”,要大力改善城區水環境,關鍵還在于從源頭管住污水、治好污水,再進行處理凈化,避免直排。
污水處理提標排放
截至今年5月底,寧波市已投用城鎮集中式生活污水處理廠(含鎮級污水處理廠)25家,總處理能力191.1萬噸/日。在做好污水處理擴總量的基礎上,寧波制定了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計劃,近年來已對寧波北區、鎮海等污水處理廠進行了一級A提標改造,目前寧波市已有15座污水處理廠達到國內最嚴格的一級A排放標準。
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不是多凈化幾遍的問題,而是整個凈化工藝都要發生變化。省環科院的專家說,這就像百米短跑一樣,專業運動員每提高0.01秒,背后不僅僅是一個團隊辛苦付出,更需要技術與資金的大力支持。
水文水資源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指出:要加強污染物全過程的生物處理技術,對污水處理廠進行升級改造,爭取將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提高到地表水IV類標準。
雖然一級A指標已是國內最嚴污水排放標準,用肉眼看,水質清澈透明,幾乎和干凈的水沒什么區別。但寧波仍自我加壓,計劃到“十三五”末,全市縣級(含)以上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類四類水的要求,這是寧波市在污水凈化處理領域又一重大舉措,走在了全省前列。以污水指標化學需氧量COD為例,一級A標準COD含量為50(單位:mg/L,下同),類四類水標準COD則降為30,這將進一步減少污染物排放,加快改進甬城流域水生態。今年由市城管局供排水集團負責提標的工程項目,新周污水處理廠和江東北區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工程已按類四類水標準進行設計和項目立項。
開拓再生水“第二水源”
寧波市水資源十分緊張,水資源開發強度已經超過了國際公認的紅線。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對水體治理提出建議:要重視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高水資源再生利用率。
再生水在一些國家被大量用于廁所沖洗、園林灌溉、道路保潔等方面,被稱為城市的“第二水資源”。據了解,寧波市根據不同用途,能處理生產出符合各個標準的再生水。
2015年起,寧波市供排水集團下屬排水公司積極探索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回用,聯合市內河管理處,開展了再生水作為環境用水應用研究與示范課題項目。該項目依托江東北區污水處理廠2萬噸再生水生產能力,利用水生植物河道生態修復試驗,成為國家住建部科技示范工程立項項目。
研究證明,再生水不僅能為河網提供常態、穩定的生態補水,且恢復“天然活性”后的再生水,對改善地表水環境質量具有貢獻作用。下階段,集團排水公司還將結合污水處理廠工藝優化及改造情況,對河道生態穩定塘進行大流量、長時間運行測試。
再生水生產處于全國領先水平的北侖巖東排水公司,擁有10萬噸/日再生水生產能力。污水處理車間輸出的達標水直接進入再生車間,經過小網格反應、斜板沉淀、過濾、消毒等工藝深度處理,變成再生水。
由于地處臨港大工業產業地帶,巖東排水公司再生水早已成為當地不少企業爭相購買使用的“香餑餑”。目前其生產的再生水以寧波鋼鐵、臺塑熱電、北侖電廠等臨港工業用水大戶為主要用戶,并用以補充景觀環境用水、城市雜用水等,有效推進了污水再生利用,助力臨港大工業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
據悉,目前寧波市污水處理廠再生水生產能力已有37萬噸/日。
科技治污提效節能
如果把生態系統比作一個健康人的肌體,那么污水處理廠就是“腎臟”。為了強化“腎臟”凈化“毒素”的能力,寧波市供排水集團建立了一套智慧排水體系,采用計算機技術、數據庫技術和圖形顯示技術,構建起一套集現場監測數據分散采集、集中調度等一體的自動化過程監控系統,實現污水處理廠的精細化管理。目前市供排水集團所轄的4座污水處理廠內都能看到數據閃動的大屏幕,操作人員只要利用這個中央控制系統就能全面了解廠區的運行狀態。
為確保污水處理廠出水穩定達標,集團排水公司還成立監測分中心,擁有BOD、TOC檢測室等14間,原子吸收儀、氣相色譜儀等90多臺,具備了省實驗室計量認證的COD、氨氮等168項檢測能力,為污水處理廠的水質合格達標裝上了一雙雙“鷹眼”。
“污泥圍城”是困擾國內許多城市的難題,而寧波各污水處理廠采取污泥焚燒、堆肥、制磚等措施,無害化處理成效顯著。值得一提的是,集團排水公司投資2000萬元,建造污泥處置項目,采用目前國際上最新的污泥干化技術———生物瀝浸、板框壓濾法處理污泥。處置后污泥含水率60%以下,再運送到明州熱電廠、北侖電廠焚燒,經上述工藝處理的污泥實現了無害化、減量化處置,還有部分污泥用于堆肥,實現了資源化處置。